外資股權轉讓如何評估?
來源:深圳金牌律師網 作者:深圳律師 時間:2017-02-21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股權轉讓并不僅限于國內企業之間,有時候,國內企業會通過收購外資企業股份,實現股權轉讓。按照股權轉讓方面的法律規定,涉及到外資股權轉讓的,要通過第三方機構進行資產評估,這也是防范股權轉讓風險的重要舉措。那么外資股權轉讓如何評估?
一、外資股權轉讓需要評估么?
資產投資投資者股權變更(包括股權轉讓)必須經關資產評估機構需變更股權進行價值評估并經資產管理部門確認經確認評估結應作變更股權作價依據
按照外資并購內企業規定外資并購企業(包括民營限公司)股權需要評估外合資企業轉讓股權給外需要評估。
現行法律對外商投資企業中中方收購外方股權的情形,沒有明確要求需要提交評估報告。但根據上述規定,股權轉讓價格需符合獨立交易原則,外方(非居民企業)向其關聯方(中方企業)轉讓中國居民企業股權時,轉讓價格應按公允價值確定,因此,如果雙方股權轉讓的價格以評估報告為準,可以更合理的解釋交易的合理性及公允性,否則,有可能受到稅務機關的調整。
二、外資股權轉讓評估需要哪些資料?
1、資產評估申報明細表(以審計后數據申報)
2、委托方和資產占有方承諾函
3、委托方和資產占有方共同撰寫的《關于進行資產評估有關事項的說明》
4、被評估單位歷史收入成本明細統計和未來經營、收益狀況的預測表及預測說明
5、尚未完工的在建實體資產工程概況、建設進展及運行收益情況介紹 (工程概況介紹)
6、被評估企業在相關部門進行抵押、質押登記的證明文件——抵押、質押證書、政府部門同意進行質押的批準文件等
7、被評估企業評估基準日及前三年會計報表及經中介機構審計后的審計報告;
8、被評估企業前五年收入、成本費用統計表(按收費類型統計)(同時提供電子版)
9、被評估企業未來收益期至少五年的收入、成本費用預測表(按收費類型預測)(同時提供電子版)
三、外資股權轉讓如何評估?
股權轉讓時,股權作價通常有以下幾種方法:協商作價法、出資額法、凈資產作價法、評估作價法、拍賣作價法。協商作價法是指股權價格由轉讓方與受讓方自由協商確定,是最為普遍的方法,通常是在凈資產的基礎上乘以溢價倍數確定;出資額法是按照股東出資額定價,優點簡單明了、操作方便,缺點不能真實反映股權價值,特別是經營發展良好,凈資產遠大于出資額;凈資產作價法是指以目標公司凈資產為基準確定股權價格,優點可反映一定時期公司經營情況,確定不能反映公司未來成長性等因素,具體可以細分為固定價格法和預約價格法;評估作價法是指以資產和負債評估價格為依據確定股權價格,常見有歷史成本法、市場法、收益法;拍賣作價是指以拍賣、變賣的價格作為股權轉讓價格。
綜上所述,外資股權轉讓過程中,雙方通過第三方機構進行評估,可以有效的保障交易的合理性。至于外資股權轉讓如何評估,則有多種辦法,包括歷史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場法等等。進行股權評估需要申報的資料很多,需要各方認真準備,不能因為繁瑣而省去評估的環節。